Tony Wilson教授,牛津大学名誉教授,英国皇家显微镜学会前主席,《显微杂志》前主编,将主讲“今日共聚焦显微镜”讲座。
欢迎大家于12月9日星期一下午1点在SRNML会议室参加。
威尔逊教授是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结构照明显微镜的主要开发者。我们希望在那里看到您欢迎共聚焦显微镜的伟大先驱之一!
摘要
共聚焦显微镜最重要的特性可能是它能够从厚的标本中记录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薄、聚焦的光学切片。在许多情况下,对比度的增加是重要的一点。在其他情况下,这种光学切片的通焦系列允许在三维中呈现样品。这种仪器的原始设计采用了马文·明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点源-点探测器光学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光学切片,但为了形成图像,有必要引入扫描,并且由于需要使用点照明和点检测,必须使用明亮的光源,如激光。这是20世纪70年代共聚焦显微镜首次出现时唯一实用的方法。早期的系统和许多商业应用都是围绕传统显微镜构建的。然而,由于这些早期的技术进步,如高质量的CCD相机,非激光光源和廉价的光学图像处理,使得21世纪的替代方法得以发展,以获得光学切片。我们将描述一种这样的方法,它使用结构化照明和结构化检测的组合,允许在不需要激光照明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光学切片。我们将展示的例子,该方法可以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相结合,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