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博香港

博香港

博香港

Farzaneh大厅,205室电话:405-325-1346电子邮件:bo.kong@ou.edu

孔波是康菲石油公司中国和亚洲皇冠体育研究副教授,也是皇冠体育大学美中问题皇冠体育研究所的联合主任。他也是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的高级皇冠体育研究学者,战略与国际皇冠体育研究中心(CSIS)能源与国家安全项目高级皇冠体育研究员。此前,他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皇冠体育研究学院(SAIS),指导该学院的全球能源与环境倡议(GEEI),并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赫斯公司(Hess Corporation)和税收观察皇冠体育研究所(Revenue Watch Institute)提供中国问题咨询。

作为当代中国能源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他的皇冠体育研究涉及中国能源如何在国家、全球和比较背景下与安全、外交政策、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革和发展金融相交叉。他是三本书的作者,包括通过全球化实现现代化:为什么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外国能源项目(Palgrave McMillan, 2019),中国的国际石油政策(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2010)和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与Jae Ku合编,Routledge 2015)。文章曾在《中国当代杂志》、《国际政治经济评论》、《能源皇冠体育研究与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公开评论曾在《华尔街日报》、《美国新闻》、《中国日报》、《瞭望东方》、CNBC、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发表。

2009年,他以“和平利用核能、核不扩散、军备控制、东北亚和朝鲜的合作”为主题,获得了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50万美元的皇冠体育研究资助。2012年,他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皇冠体育研究所(E2SHI) 2.5万美元的皇冠体育研究资助,皇冠体育研究“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相遇:《评估中国双管齐下的碳减排战略》

他目前的皇冠体育研究方向是中国能源产业的全球化和国家在资本全球化中的作用。


代表的出版物

  • 香港,Bo。全球化中的现代化:为什么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外国能源项目。Palgrave McMillan, 2019
  • 孔波和顾载编。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5。
  • 香港,Bo。中国的国际石油政策。圣巴巴拉: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2010。

同行评议的文章

  • Kong, Bo和Kevin P. Gallagher。“需求不足和供应不情愿:中国官方发展融资对外国可再生能源的限制。”能源皇冠体育研究与社会科学,2021,101838,https://doi.org/10.1016/j.erss.2020.101838.链接本文:
  • Kong, Bo和Kevin P. Gallagher。“中国能源金融全球化: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当代中国学报》第26期。108(2017)。
  • Meckling, Jonas, 博香港和Tanvi Madan。石油和国家资本主义:中国和印度的政府-企业合作。《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2期。6(2015): 1159-1187。
  • 孔,波和卡拉·弗里曼。“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意义”。碳和气候法律评论,no。3(2013): 194-212。
  • 香港,Bo。“全球治理背景下的中国能源治理”。《全球政策》,2011年9月第2期:51-65页。
  • 香港,Bo。“中国的能源决策——越来越像美国?”当代中国学报18期,第62期(十一月2009):798-812。
  • 香港,Bo。“制度不安全感。”中国安全,2006年夏季,65-89。

书的章节

  • 香港,Bo。“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向何处去”《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孔博、顾载主编,第195-209页。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5。
  • 香港,Bo。“中缅油气管道的地缘政治”。《能源安全与亚太:课程读本》,Mikkal E. Herberg主编,269-280页。西雅图:国家亚洲皇冠体育研究局,2014。
  • 香港,Bo。“一个战略,三个支柱:中国试图获得全球能源资源”。《中国内政外交政策与大国对华战略》,裴正浩、顾载主编,311-336页。首尔:韩国统一皇冠体育研究院,2012。
  • 香港,Bo。《中国的能源决策:越来越像美国》《中国寻求能源安全:国内来源与国际影响》,赵水生主编,72-95页。纽约:Routledge出版社,2012。

报告

  • Kong, Bo和Kevin P. Gallagher. 2016。中国能源企业的全球化:国家财政的作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波士顿大学。
  • Meckling, Jonas, 博香港和Tanvi Madan, 2015。石油与国家资本主义:中国和印度的政府-企业合作。哈佛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地缘政治能源项目。
  • 孔波,2005。中国能源不安全及其战略剖析(西雅图:太平洋西北全球安全中心,2005)
  • 孔,波和大卫·兰普顿2011。中国发展核能安全程度如何?中美。《焦点》,4月6日。
  • 孔波,2010。中缅油气管道的地缘政治。NBR特别报告#23,第55-65页。
  • 孔波,2008。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长征。《全球对话》,第13卷第1期,第11-17页和第51-52页。
  • 大卫·兰普顿和孔波2005。中国从寒冷中走出来。生态学报,2005,pp.34-37。